新興市場總是充滿機會和挑戰,已開發國家殺翻了的競爭產業,在東南亞、非洲或是拉丁美洲可能是廣闊的藍海,然而一度被奉為投資指南的世銀報告卻被發現可能有造假拉高排名的嫌疑。
從南非幣到高收益債,「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這句話,有多少人真的仔細看了公開說明書才下手?而當權威機構提供的公開說明書出現錯誤,又有多少人能分辨呢?😅
#小編的每日思考
#本文資訊僅供參考請勿作為投資決策依據
----
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報告》爆發弊端!
IMF總裁涉嫌刻意提高中國排名
https://www.storm.mg/article/3945394
世界銀行取消了一份對世界各國營商環境進行評級的重要報告,並發布一項調查稱,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在世界銀行任職期間,曾施壓內部員工,以提高中國在世界銀行經商環境報告的排名,格奧爾基耶娃否認這項指控。
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和2020年版的《營商環境報告》存在違規行為後,立即暫停該報告,並稱,在審查所有可用訊息後,世銀發現確實存在問題,因此決定停止發布經商環境報告,未來會致力於采取新的方法評估經商與投資環境。
全球發展中心的高級研究員桑德福(Justin Sandefur)曾就報告方法的問題寫過許多文章,他說:「我們需要聽聽她的說法,但現在看起來並不樂觀。」
他告訴法新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負責監督國際經濟和金融數據的完整性,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負責人操縱了數據,這是相當令人震驚的指控。這看起來確實是對他們的信譽的一種打擊。」